▲百威集團失智症ADRI檢測研發團隊林佳靜教授(中)、林冠宏神經內科醫師(右一)及謝卓臻博士(左一)合影。(圖/百威集團提供)

記者李喬智/台北報導

阿茲海默失智症患者近年來大幅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推估,現今全球平均每3秒會新增一位失智症患者,而台灣的狀況也不樂觀,65歲以上長輩約每12人就有一位失智者,80歲以上更是5位之中就有1位(衛福部調查結果),持續攀升的數據令人憂心。百威集團創辦人林佳靜教授多年來相繼與臺北榮總蔡佳芬醫師及臺安醫院林冠宏醫師的人體試驗計畫合作:阿茲海默失智症早期風險檢測,研究成果已刊載於2020年5月29 日PLOS ONE國際科學期刊中,證實了阿茲海默失智症早期檢測的學術價值。

百威集團的「失智症ADRI檢測」也陸續取得台灣、大陸、歐盟、日本等各國專利後,如今2021年在國際失智月(由國際失智症協會推動,訂於每年9月)到來的前夕,順利在美國獲准通過專利,多年的努力成果終於得到了應用性的肯定。

林教授表示,阿茲海默失智症的早期生成原因,是由於腦部產生了變性蛋白Tau及類澱粉Aβ所引起的相繼作用,導致神經細胞凋亡破裂,繼而影響大腦認知功能。由於這樣的作用會將大量的氧化態GAPDH釋放到血液中,且比起Tau及Aβ來說,氧化態GAPDH可以更靈敏地在血液中被檢測出來,因此非常適合作為阿茲海默失智症早期風險的指標(Alzheimer’s Disease Risk Index, ADRI),此項指標可以提早預估阿茲海默失智症10~20年的發生。

由於婆婆深受失智症之苦,因此林教授對於患者本身及周遭照顧者的辛苦,都有切身的感觸。為了幫助人們及早發現及應對,林教授傾力堅持10多年專注研究,終於證實人體血液中的氧化態GAPDH值的確與阿茲海默失智症呈現正相關,而且靈敏度高達95.74%,因而催生了阿茲海默失智症ADRI檢測技術。

經過300多位血液檢測氧化態GAPDH值的統計數據顯示,正常人的檢測值為0,而神經凋亡症狀持續一段時間,開始出現失眠、憂鬱、健忘等現象的人,檢測值多為3分,至於5分以上就被歸類為阿茲海默失智症初期了,凋亡數目多且長期持續死亡,就會造成腦部空泡化的明顯萎縮,造成認知功能的障礙,而診斷的疾病名稱即是阿茲海默失智症。

林教授強調,ADRI檢測在阿茲海默失智症的預防是有積極意義的,一旦透過檢測發現患病威脅,並非只能坐以待斃,林教授的研究團隊經人體試驗發現,將周邊血CD34+造血幹細胞由原來的5-7千萬提升至1.5-2.0億,持續6-12個月,ADRI值可以回到0,這也就代表腦部神經細胞因為Tau及Aβ毒素造成的凋亡狀況已經停損。此初步的研究成果將避免失智症的惡化帶來一線曙光,尤其是過了40 歲之後開始產生神經細胞凋亡的朋友,及早檢測發現有風險,及早預防腦部惡化。

未來,百威集團會持續將這項發明專利推廣到國際上,幫助更多人在40歲以下就能夠檢查出初期神經細胞的凋亡,並且藉著提升CD34+造血幹細胞數量來讓現況獲得改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讓醫學界束手無策多年的阿茲海默失智症,將有機會提早預防。

CD34幹細胞新知連結:https://cd34.com.tw/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