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是流感好發的時節,也因為最近的時事,讓民眾更加重視自己的狀況,也對於流感、肺炎等名稱聞之色變。
事實上,只要肺部因為感染而發炎都可以稱之為肺炎,這是一個廣泛性的稱呼,肺炎經常影響肺泡功能,進而阻礙人們正常的呼吸功能,患者可能出現發燒、咳嗽、喘、胸悶等症狀;然而,在不同族群的患者與不同的病原體,肺炎的表現是相當多變的,例如在年幼的嬰幼兒,不一定會有明顯咳嗽或發燒,但可能表現為呼吸急促、哭鬧不安、食慾減退、嗜睡等,這些都是需要警覺的徵兆;而在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或者高齡的患者、免疫低下者,也不一定會有典型的主觀症狀出現,也有可能看起來會像是一般的小感冒,輕微發燒、略咳嗽、疲累感等,但病程的進展卻很快速令人措手不及。另外臨床上也曾見過非典型肺炎,如衣原體肺炎,主觀症狀較輕微,患者可能只是輕微咳嗽、稍微疲倦,但 X 光檢查下卻已顯示嚴重的肺部感染。
肺炎可能由細菌、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體引起,常見的病原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等等,診斷方式可以透過胸部X光了解受影響的肺葉位置、經由血液檢查追蹤包含白血球、發炎指數、肝腎功能等等,而痰液培養可以進一步培養出確切的菌種以利用藥。
一般情況下,以目前的醫療技術,肺炎的治療經常是在可控的範圍內,若是細菌性的肺炎通常以抗生素治療為主,病毒性肺炎則通常是症狀治療,部分情況下可使用抗病毒藥物如同先前的新冠肺炎;
如果感染嚴重,肺部嚴重發炎可能引起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這是由於劇烈的肺泡發炎反應迅速破壞肺泡,使肺泡內充滿分泌物,影響氣體交換功能甚至讓肺泡塌陷,患者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並且單純氧氣供應也無法提升血氧、患者意識不清等,需要進一步照護甚至插管使用呼吸器,ARDS的發生不一定是因為感染「拖太久」,而是因為肺部發炎反應過於劇烈,這種嚴重的炎症反應可能在感染的初期或中期就發生,甚至在感染幾天內就迅速惡化,在過去新冠肺炎時期亦有患者確診兩日內就進展為ARDS;當有這些變化時,此時就會立刻收住院治療。
也因為肺炎的多變性,在每個族群的患者表現都略有差異,因此想要預防流感引起的肺炎,重點仍著眼在降低感染風險、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特別是針對高風險族群(如高齡者、嬰幼兒、慢性疾病者、免疫力較弱者),建議施打流感疫苗與肺炎鏈球菌疫苗,此外平日的防護也不能少,勤洗手、出入醫療院所、人多擁擠場合配戴口罩等簡單步驟,都是可以保護自己的方式。而平時也可以透過運動、充足的睡眠、適當排解壓力來增強自己的抵抗力,減低外界環境對自己身體的影響,畢竟在中醫的角度來看,老祖先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思就是說,自己的免疫力夠好,自然不容易受到致病原侵襲。
另外在筆者的中醫工作日常,有許多患者會詢問如果感冒已在服用西藥或是服用抗病毒藥,是不是先把西藥吃完再去吃中藥調理就好。事實上,在筆者的經驗裡,中西藥合用(兩者需間隔,依醫師指示)可以讓病程縮短,也能減少服藥後的疲累感、胃口不佳等等,所以兩者是沒有衝突的。而平常就有睡眠不佳、壓力大、口乾舌燥、腸胃功能不良、三高的患者,也都建議進行調理來讓身體恢復到較為強健的狀態,最後,不要輕忽任何身體的警訊,只要覺得不對勁、不舒服,就趕緊諮詢醫師吧。
台南豐盛中醫診所 王珮君 中醫師
前 呼吸治療師
文章來源: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