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成疫情爆壓力 7成工時「無縮短」
  • 港女三重「疫壓力」增便秘風險 工作應設「廁所位」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1年7月6日 – 疫情下在職人士面對工作、生活環境驟變,不少人的生活習慣,包括排便習慣都突然改變,誘發便秘問題。若長期忽視,最終或會導致併發症如大便嵌塞、痔瘡、肛裂和直腸脫垂註一。女性的便秘問題往往比男士嚴重註二。本港現有194萬位在職女性註三,所以在職女士的便秘問題不容小覷。

職場女便秘率12.2% 雙職更嚴重

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香港腸胃動力學會委託醫療市場調查及公關公司香港醫護市場調查及策劃於2021年5月份派調查員到共81間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共收集了181份有效問卷。根據調查結果註四,對比新冠肺炎爆發前,22.1%受訪者大便次數減少了,當中超過5成(52.5%)一星期少了3次以上;次數方面,超過3成(30.9%)人上廁所大便平均所需的時間較疫情前長,當中過半數人(55.4%)比疫情前長了5至10分鐘,而長超過10分鐘的則有28.6%。調查亦發現,有12.2%受訪者有便秘徵狀註五,當中有孩子的受訪者比率比沒有小孩的高,分別為1成半(14.7%)1成(10.6%)。生活習慣方面,61.9%受訪在職女性每星期工作46小時或以上。對比疫情前的生活狀況,有約7成(65.2%)的受訪者不同意「工作時間縮短」、85.1%認為壓力增加82.3%認為運動時間減少。香港醫護市場調查及策劃董事黃夢璇:「疫情下在職女士的排便習慣受到重大影響,壓力亦明顯增加,但工時卻沒有縮短。這反映排便習慣可能與排便改變有關聯。而有便秘的女性中,有小孩的比例比沒有小孩的多。調查反映雙職女士的便秘問題更嚴重,必須正視。」

大便呈粒狀或香腸狀為便秘 不良生活習慣為主因

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顧問腸胃科專科醫生周泰年說:「大家可以透過自評問卷做初步便秘評估註五。一般來說,一日三次至一星期三次的排便,每次的時間在5分鐘以內就屬於正常註六。另外,大家透過『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觀察大便,了解便秘的程度。」便秘註一就是指當結腸肌肉收縮功能減弱,糞便的結腸內的蠕動變得緩慢,繼而在腸內停留,時間一久,糞便中的水分就會被結腸吸走,糞便變得乾硬,難以排出。周醫生指出:「成年人的便秘問題大多數是因為不良的生活習慣而引起,當中不能忽視壓力。缺乏運動、膳食纖維及水分攝取不足、常常忽略便意等習慣都會導致便秘。另外,藥物使用和疾病亦可能引致便秘。」

墨西哥最近一項有關疫情防控措施與便秘的調查中,有25%受訪者因社區封鎖與活動限制措施而減少運動,並因此而出現便秘徵狀註七。「這與今次調查的結果吻合。大家如有便秘問題,應正視問題,尋求醫生意見。醫療診斷如:結腸鏡檢查、排便時的直腸X光檢查、血液檢查和肛門直腸測試等均有助確診便秘和判斷嚴重程度,對症下藥。」周醫生說。

荷爾蒙作祟女士便秘更嚴重 工作時段應設「飲水位」

香港腸胃動力學會榮譽秘書腸胃肝臟專科醫生施蘊知:「女士比男士更容易有便秘問題註八,這是因為女性荷爾蒙較男性荷爾蒙更為容易影響腸臟蠕動。而月經或懷孕期間的女士就更容易出現便秘。」施醫生建議女士們設立飲水和去廁所的時間,例如每小時飲1次水和3小時去一次廁所,又或是將工作分為多個階段每完成一個階段就要飲水。同時,施醫生亦建議大家定時走動,避免長時間坐着,在無法到戶外做運動的日子裡,大家不妨在家鋪一塊瑜珈墊,每天做一些簡單的拉伸運動和肌肉鍛鍊,以釋放生活壓力及讓四肢有一定的運動。此外,女士們在排便時可以輕微抬高雙腿以助排便註六。當然,多進食高纖維食物如燕麥和乾豆也是必須的。表一

PEG、車前草紓便秘 五十以上便秘應即求醫

若改善了生活習慣而未能解決便秘問題,應與醫生商討是否需要使用藥物來處理排便問題。一線藥物如無電解質的聚乙二醇(PEG)、甲基纖維素(methylcellulose)、和車前草(psyllium)均能增加排便次數和紓緩腹痛,當中PEG較少導致腹脹及胃腸氣等副作用註六。施醫生建議:「若五十歲或以上的人士出現便秘,他們應儘快求醫,或是參與政府資助的『大腸癌篩查計劃』,以看看是否患上大腸癌。」

雙職女面對「三重壓力」 倡僱主推彈性工作

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會長兼香港能仁專上學院醫療及護理學院院長汪國成教表示:「疫情期間,不少在職女士都轉為HOME OFFICE,日常走動因此減少。部分人則面臨減薪、工作削減人手致工作時間增加等問題。不要忘記在職女士的丈夫如同樣是在職的,面對的是雙重壓力。而早前學校多次停課,令有幼童在學的女士迫不得已在家陪伴孩子視像學習。這裡已是三重壓力。」從事保險業、育有三個小孩子、患有便秘三年的余小姐分享:「平時大約兩日一次大便,大便亦比較硬身。試過食水果、多飲水但唔太work。便秘可能因為壓力。雖然我工作較彈性,但疫情下,要陪小朋友用IPad學習,又要工作,面對很大壓力。」希望大眾及僱主可以體諒在職女士的壓力,鼓勵在家或彈性時間工作。而在職女士也在疫情下更留意身心健康,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維持腸道健康。

表一、疫情健腸「懶人包」註一、六

1.

將工作分為多個階段,每完成一個階段就要飲水時間

2.

設立去廁所時間 (2-3小時去一次廁所)

3.

多進食高纖維食物如燕麥和乾豆

4.

每天做一些簡單的拉伸運動和肌肉鍛鍊

5.

排便時使用腳踏,以輕微抬高雙腿

6.

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清水,幫助排出腸內糞便

7.

切勿強忍便意

備註:

1)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監測及流行病學處:《非傳染病直擊:為便秘找出路》。2014年3月。

二)Corsetti M, Brown S, Chiarioni G, Dimidi E, Dudding T, Emmanuel A, Fox M, Ford AC, Giordano P, Grossi U, Henderson M, Knowles CH, O’Connell PR, Quigley EMM, Simren M, Spiller R, Whelan K, Whitehead WE, Williams AB, Scott SM. Chronic constipation in adults: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and clinical challenges. 2: Conservative, behavioural, medical and surgical treatment.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21 Feb 1:e14070. doi: 10.1111/nmo.1407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3522079.

三)數據取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 (2020年版)。2020年7月30日。

四)數據準確至小數點後一個位

五)透過「羅馬準則IV」(Rome Criteria IV)問卷自評後合乎便秘的定義。取自Wu, J. C., Chan, A. O., Cheung, T. K., Kwan, A. C., Leung, V. K., Sze, W. C., & Tan, V. P. (2019). Consensus statements 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in adults in Hong Kong. Hong Kong Med J, 25(2), 142-8.

六)香港腸胃動力學會:《及早正視便秘問題》。2020年6月。

七)Remes-Troche, Jose & Coss-Adame, Enrique & Amieva-Balmori, Mercedes & Velarde Ruiz Velasco, Jose & Flores-Rendón, Angel & Gómez-Escudero, O. & Rodríguez-Leal, María & Durán-Rosas, Cristina & Pinto-Gálvez, Samanta & Priego Parra, Bryan & Triana Romero, Arturo. (2020). Incidence of “new-onset” constipation and associated factors during lockdown due to the coronavirus-19 pandemic.. 10.21203/rs.3.rs-77783/v1.

八)McCrea GL, Miaskowski C, Stotts NA, Macera L, Paul SM, Varma MG.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reported constipation characteristics, symptoms, and bowel and dietary habits among patients attending a specialty clinic for constipation. Gend Med. 2009 Apr;6(1):259-71. doi: 10.1016/j.genm.2009.04.007. PMID: 19467522.

關於我們

合辦:香港醫療護理發展協會 https://www.mnhd.com.hk/

為非牟利組織,旨在集結有志社會服務的醫護界精英,通過專業知識及經驗,提昇醫護行業質素以推動社區健康及關懷社會。協會定期舉辦工作坊、論壇、醫護人員進修課程,推動醫療發展和跨專業合作。

合辦:香港腸胃動力學會

旨為促進消化內科的進步,包括對消化內科醫學專業的持續教育;促進對胃腸病學有興趣的人之間的友誼;激發公眾興趣,提供有關預防和治療腸胃疾病的公眾教育。

支持:香港能仁專上學院 http://www.ny.edu.hk/web/home.html

以文、商、社會科學及醫療護理學科為主的自資院校,由汪國成教授擔任醫療及護理學院院長,提供高等教育課程給香港和世界各地的學生。

調查機構及公關:香港醫護市場調查及策劃有限公司 https://hkhmrc.com/

為醫療市場策劃公司,提供調查、公關及醫療推廣服務,成員包括資深醫護市場策劃專家、醫生及大學學者顧問等。透過獨特的醫護網絡 — 診所、體驗中心、安老行業組織、醫療組織及病人組織等為醫療服務提供者提供不同的專項服務如:醫護產品與服務市場分析、客戶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真人測試、焦點小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