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英薇/屏東報導】 有感於心智障礙學生在高中職畢業後,往往因無法繼續升學或因就業機會減少、就業準備度不足等因素而待在家中,國立屏東大學在教育部支持下,開辦「自立生活專班」,讓心智障礙青年就讀大學但不取得學位,培養獨立能力與銜接就業,提供轉銜服務的新模式。為期3年的專班於3月20日舉辦結業典禮,7名智青穿著學士服充滿自信地登台表演,展現學習成長的成果,帶給師長和與會人員滿滿的感動。
這是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智能障礙學生轉銜及中學後教育方案(TPSID),屏東大學實踐CRPD的教育平權及SDGs優質教育的精神,以實證本位研發台灣智能障礙青年上大學的創新模式,也是台灣高等教育創新的重大里程碑!
由國立屏東大學特教系黃玉枝教授、張茹茵教授、陳麗圓教授共同執行的「自立生活專班」,係由教育部補助之自立生活方案計畫,亦為全國首創大專院校內開辦專班。專班招收7位心智障礙青年,多數學員參與計畫前皆閒賦在家,鮮少與外界接觸。透過參與計畫,每週到屏大上課2天,專班課程緊扣成人生活所需要的自立生活、社會適應能力、人際關係與就業技能,並漸進式安排企業參訪、職場體驗、企業實習,提升學員就業動機與媒合就業。專班學員亦參與大學部通識課程,與一般大學生一起上課、學習人際互動方式,利用大學環境,提高學員社會適應能力;大學師生亦能對智青有更多的了解,實現融合教育及友善校園。
專班自109年9月開辦以來,學員透過專班課程、班會討論、旁聽大學部課程、參加校內外活動、個案輔導、大學部學伴陪伴參與課程與活動、企業實習,以及個別化支持會議,在自立生活包含交通能力、金錢使用與管理、辨識詐騙、利用手機搜尋資料、休閒生活規畫等;表達能力如自我倡議、上台分享、景點導覽等;人際方面如結交朋友、友伴關係維持、人際衝突處理等各方面能力均有顯著成長,並且7位學員中已有1位從事洗車工作、2位進入庇護工場就業、1位創業開咖啡店。
本次結業典禮籌備過程中,會場布置主題、流程、表演節目擬定以及紀念小禮,均由專班學員共同討論與表決,主持人也由專班學員與大學部學伴共同擔任,除了本校師長以及教育部科長許文溱、專員陳菀蓁外,屏東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社團法人屏東縣啟智協進會、屏東縣政府勞青處均派員出席,高雄師範大學復健諮商所林真平教授、臺東大學特教系教授林珮如也全程觀禮。
典禮一開始播放回顧影片,學員3年來學習、實習和出遊的點點滴滴,都讓現場師長來賓十分感動,隨後授予每位學員結業證書,學員也帶來精采的才藝表演,包括江典諭表演大提琴和烏克麗麗、管盈妤演出國標舞、李沛諭帶著大家一起髙聲唱歌,台下的師長也跟著節奏擺動手勢,並給予自信表演的學員熱烈的掌聲,學員和家長則回贈花束感謝指導的各位師長和大學伴,氣氛溫馨,充滿離情依依。
陳永森校長致詞表示,有7名自立生活專班的學員加入屏大家庭,是屏大之幸,帶給學校很大的改變,尤其這3年正值疫情最嚴峻的時候,為了執行這個計畫,除了教育部的經費補助外,整個學校投入了很多的力量,也是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學校把所有的學員當做自己的學生,而不是特殊生,因為專班學員是和大學部同學一起精進學習,「屏東大學就是你們的母校」,期許專班學員未來人生都能大放異彩、實現自我。
黃玉枝老師說,3年來屏東大學團隊在教育部經費支持下,執行「智能障礙學生高中後繼續教育自立生活方案計畫」,在推廣教育中心成立「自立生活專班」,以行動研究研發TPSID在臺灣可行的模式,一方面透過專班課程及班會活動培力心智障礙青年(智青)自立生活能力,也透過職場實習提昇就業能力;另一方面,透過旁聽通識課程及學伴制度參與豐富多元的大學生活,享有和一般同齡青少年上大學的機會。
3年的研究資料顯示,這群智青在自立生活及就業能力的表現有卓越的進步,在支持下能主持自己的ISP會議,決定自己接下來的目標並省思過去的表現;也透過自己安排旅遊活動、參加大學生聖誕party表演等活動做中學,展現團隊合作、自我倡議、自主行動等能力。更難得的是我們發現融合也在不刻意強調的情境下實踐,一般大學生很自然的提供支持,就像和其他同學相處,以平常心和他們一起上課、一起同樂。
家長回饋表示,感謝屏東大學開辦這個專班,3年來讓孩子在友善校園環境中學習,甚至前往職場實習,不僅給孩子的教育、資源和機會,也給孩子很大的幫助,讓孩子有大幅度的成長,從一開始不敢面對人群,到現在已經可以自行搭車,並且融入人群和職場,也給家庭帶來改變。「其他特生家長很羨慕我的孩子有機會可以上這個專班。專班是有效果,也有其必要性,很希望專班能夠持續做下去,幫助更多孩子和家庭。」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