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如珠寶 王勝昭、編輯/GOTHE
「潛規則」:是指“看不見的”,“約定俗成,廣泛認同”,沒有明文規定的,但實際上會起一些警惕作用,並且雙方“必須遵循”的一種業內的遊戲規則。
在翡翠界裡頭,買賣雙方該有一些應有的行為規範,和應該尊重彼此的職業道德。不管您在翡翠玉石職場之中,是扮演何種角色?經營者、收藏家、還是路人甲、乙、丙?行業中優良的傳統,與從業人應有的美德,是大家需要共同遵照的軌範,從自身對潛規則的了解程度,可以衡量您入行有多久?道行有多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在翡翠的行業裡,有哪些潛規則要注意?我又了解多少?我到底是違不違犯?還是自始自終,一無所知?
(一)、「開價」的潛規則:
在買賣的場子裡,通常都是由貨主開價,我們來還價,這是雙方的默契,更是交易的規則。近年來,兩岸生意往來頻繁,許多人在大陸進貨的時候,常聽到貨主要買家先開價,要買家「看多少」?若是我們因此先給了價,那就是立於穩敗之地,這樣的情形一定要避免,不可過於緊張,而落入圈套之中,應該要堅持讓貨主先開價,我們再來還價,倘若貨主不先主動開價,生意就沒得商量,賣方沒有「討價」,哪來買家「還價」,沒有「討價還價」怎麼會有成功的交易呢?以上提醒的買賣規則,「初入行者,不可不知。」
(二)、「接貨」的潛規則:
我要把東西交給妳,妳自然會用手來接,這是件再也平常不過的事。
不過,當雙手遇上翡翠的時候,就不得不該有一些保護措施,在以往的經驗裡,買賣雙方在對於易於損壞的翡翠玉器時,都不會直接用「手遞手」的方式傳看,而是有默契地,等待對方將翡翠放穩在桌上之後,再行拿取觀看,倘若貨品在此時發生磕碰缺損,其損壞責任歸屬自明,毫無爭執,這是保障貨品安全,彼此減少紛爭的好方法,在翡翠業內,行之有年,「買賣雙方,不可不知」。
(三)、「交易」的潛規則:
看上了貨,價格上的問題,儘管跟老闆詢問,但千萬不能無禮地問:貨進自何處?跟誰買?甚至還問人家成本多少錢?以上皆是極度的冒失,缺乏應有的基本禮儀和交易素養,所問的都是他人公司的商業機密,不方便透露,問者理應當知。不經意就開口瞎問,不但得不到答案,更是徒增尷尬氛圍,這是潛規則中最不禮貌的事,買家不可不注意。這般探人隱私的事,必定不受歡迎,若在業界傳開來,我想,大概沒人願意跟你做生意了。於是,且聽我的建議,先做個好買家,便是入行的最佳起點,也是生意上,基本且最穩健的第一步。
(四)、「還價」的潛規則:
看翡翠時,貨對不對莊?是最重要的事。一旦,貨是對了,此時的價格就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了。關於價格,有句老話,叫做「喊天還地」,雖然,在實際的交易過程當中,貨對莊,但開出的價格,遠超乎想像的高,倘若真心想買,可以誠心誠意地,請老闆給個賣價,並衡量是否有機會能成交?切莫在賣方祭出「賣價」殺手鐧時,再狠狠砍殺三折,此舉非但無法達成共識,更是實至名歸的「顧人怨」。假如,賣價跟自己的心理預算的價,仍有一大段的差距,那就應該善意地向人道謝並離開,繼續往下一站尋寶,這是我們應該有的「還價素養」。買家最忌諱以輕挑自慢的心,來回應當成假想敵的對手,價格差距過大,就不應浪費彼此時間,開價與還價的學問是深廣的,也是我們一直不斷探索和「攻防的潛規則」。
(五)、「成交」的潛規則:
「一諾千金」在翡翠玉石的交易當中,是最最最要守護的精神。翡翠生意,不僅僅是眼力和金錢上的角力,更是信用度的累積。所以,無論是給錯了價,還是看走了眼,應允的話一出口,就表示「成交」,所有的盈虧就要自負,不能反悔,不能有但書。「信用」是商業行為中的命脈,努力讓它加大厚度、增加重量,要能「擲地有聲」,買賣雙方全憑一個「信」字,人言而有信,字字如金,句句斟酌,。信譽好的人,做生意不用帶現金,甚至,連簽帳的筆都不用帶,我相信,您同意嗎?
(六)、「調貨」的潛規則:
「百花入各眼」,翡翠的種類繁多,難免會有不周到之處。同行間的調貨,互通有無,一個沒屯貨壓力,另一個可以增加銷貨通路,是坊間合作無間的商業模式。「調貨」另一個名稱叫「做活的」,就是借貨,但不買斷,等到貨出售了以後,再來結帳。因此,調貨時,給的是一個價,買斷又是另外一個價,前者高於後者,前後之間會有價差,「做活的」賣出後,就以當時約定的價格付款,不可以用任何的理由,再「回殺」,企圖壓低價錢,獲得更大利潤。調貨與買斷,是攸關價差和眼光的問題,也是彼此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一種合作模式,切勿因為想多賺取一些小差價,進而影響彼此長期的配合關係。朋友,您認可嗎?
(七)、「價錢」的潛規則:
俗諺:「一分錢,一分貨」。客人向來最喜歡問:「我這件翡翠,您看值多少錢?買得會不會太貴?」諸如此類的詢問,想必大家都並不陌生。
翡翠有A、B、C、D貨,從品質與價錢來談,有天壤之別,每一位店家的進貨成本不同,有新貨(成本較高),有舊貨(成本相對較低),批批不同,件件各異,成交數字,高高低低,變數很多,掌握不易……。您購買的價格高,並不代表店家賺得多,也許店家地段好、管銷多、設計款式新穎、服務態度佳。
所享有的接待方式與尊榮感也相對到位,所以,價格較高,不能說就是吃虧,當初因為「喜歡而買」、「紀念而買」,「餽贈而買」,都具有高度的理由。簡單地說,想要的目的達成了,買了店家品牌、買了款式獨特、買了高檔服務、更買到了尊榮……,不就是「買了」就好嗎。所以總結來說,如果重新問一次,「我這件翡翠,您看值多少錢?買得會不會太貴?」您覺得,這一次自己會怎麼認為?會如何回答…。
(八)、「真偽」的潛規則:
當客戶詢問(非自己售出的商品)是A貨?還是B貨的問題時,請務必小心應答。雖然,多數的翡翠,在有經驗的經營者眼中,分辨真偽是容易的。但是,面對不是自己公司的產品,縱使分辨對了,其後果都是錯的?再者,倘若分辨錯了,或多或少都會影響您在客戶心目中的權威性吧!前後二者,都是沒有營養的對談。若是我們對於客戶「已購買」的玉器,在品質或價格上,多加批評,恐怕會造成不小的傷害,同業間的尊重與和氣,將因之受到影響,不可以不謹慎啊!我們應該針對自家的商品,負完全責任。他人商品的優劣,恐怕不是我們能夠論定的,而且有失公平,不是嗎?客人的翡翠珠寶,關於「真偽」的釋疑,應該交給,不涉及買賣的第三方鑑定單位來說明,較為適當,而不是我們主觀的認知,縱使客人一直相信我們……。
結論:
放眼世間365行,行行出狀元。也各自有其行規,算也算不清,說也說不完。但總是可以歸納出一些脈絡,隨時隨地“練習”多替別人想一點,自己自愛一點,規範買賣雙方的繩索,就會更鬆綁一些,賣方開價。買方還。看貨時謹慎小心。買賣時恪守信用,絕不評斷他人商品的真、偽、貴、賤,絕不中傷同業,不背後議論他人商品的品質優劣,及售價高低是否合理?每位店家的進貨眼光各異,管銷及成本等等,主客觀因素也不盡相同,買賣純屬兩造雙方合意,成交價金多寡也難以論定可否,跟同業調貨者,看得到商品的價格,再行借貨,並養成不回殺價錢的好習慣,挑選可信任的店家,抉擇所喜愛的商品,再檢附鑑定書來驗明正身,「買賣」與「收藏」的心念清淨,潛規則就變簡單許多。
終極的交易「潛規則」,不外乎就是,以誠信和歡喜心為本,在優良品質和合理利潤的基礎上,努力做到「童叟無欺,銀貨兩訖」,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