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闕玄/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19日前往國立中央大學,出席「2022桃園海岸永續治理論壇」。鄭市長表示,桃園於106年率全國之先推出「桃園海岸生態保護白皮書」,107年成立專責管理機關「海岸管理工程處」,統籌辦理海岸管理事務,並舉辦海岸保護成果展等活動。「2022桃園海岸永續治理論壇」,邀請產、官及學界等專家學者,針對海岸生態保育、海域智慧監測、海洋污染防治及海岸環境教育等4大主題,分享研究調查成果及保育防治經驗。為加強合作實踐大學社會責任,市府也與中央大學簽署「USR合作協議書」,鼓勵師生組成計畫與執行團隊,培育在地創生人才,亦頒獎表揚「暑期青年海岸社區蹲點創生」得獎團隊。此外,鄭市長更特別感謝所有投入海洋生態保育的志工們,他強調向海洋致敬之前,更要先向這群海洋志工們致敬。
▲桃園市政府與中央大學簽署「USR合作協議書」。(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鄭市長指出,桃園市升格8年以來,在海岸保育上取得了幾項成果,特別是107年成立「海岸管理工程處」落實《海岸管理法》相關規範,也運用《濕地保育法》、《文化資產保存法》、《野生動物保育法》建立高強度的保護機制,包括依《濕地保育法》劃設的「許厝港國家級重要濕地」,總面績約961公頃,為全國最大的海岸濕地;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劃設的「草漯沙丘地質公園」,總面積約284公頃,是全國唯一以沙丘為保護標的之地質公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總面積約315公頃,為全國第一個藻礁保護區;而「新屋石滬群遺址」共計11座,歷時3年已修復10座,總長度達2,190公尺,其中新屋蚵間1至6 號石滬已登錄為文化景觀,傳承新屋百年石滬文化。
鄭市長亦談到,「許厝港國家級重要濕地」,「以鳥為本」成功復育22公頃濕地面積,水鳥造訪數量相較復育前成長2.3倍、鳥種紀錄增加至241種,包括黑面琵鷺及小燕鷗等,更連續4年榮獲內政部營建署評鑑全國特優。而過去許厝港濕地是許多漁民捕撈鰻魚的地方,為保護海洋生態,市府拆除非法魚塭約22公頃,同時復育潮間帶,減緩陸域化的情況,使得該地成為野鳥學會等團體非常喜歡造訪的景點。此外,市府也興建小燕鷗廣場、老街溪跨河大橋及遊客服務中心等,希望前來的遊客能以步行或腳踏車取代車輛,達到永續旅遊的目標。
▲桃園市長鄭文燦出席「2022桃園海岸永續治理論壇」。(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鄭市長亦提及,他上任後更加落實「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的保護工作,區內物種數從129種大幅提高至345種,物種多樣性成長2.7倍,包括柴山多杯孔珊瑚、紅肉丫髻鮫等;而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管制的大潭海岸段,其生物多樣性也提高了許多。
有關環境生態教育部分,鄭市長表示,市府海岸管理工程處盤點海岸閒置荒廢的老舊建物,先透過產權取得,再配合周邊環境教育需求規劃各類環教場館,目前5大環教場域己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包括永興垃圾掩埋場成為藻礁生態環境教室、蚵一哨所成為新屋石滬故事館、海巡基地成為海洋客家牽罟文化館、海水浴場遊客中心成為草漯沙丘地景觀音展示館等,希望透過環境教育場所的建置,提升大家對於海洋環境的認識與保育意識。
鄭市長進一步說明,為結合政府與民間力量,市府自107年招募培訓志工,目前桃園海岸志工已將近千人,包括海岸巡護隊16隊580位志工、海洋環保艦隊3隊101艘船舶、環保潛水隊6隊166位淨海戰將,鄭市長感謝這群海洋志工的付出。而各項淨海任務所清除的海洋塑膠垃圾,也提供紡織工廠再生利用。針對海洋環境污染防治,市府環保局就全市11條河川稽查可能的污染源,大幅提升桃園海岸潔淨度。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表示,近年來海水溫度升高,海平面也持續上升,因此海岸永續發展工作必須持續進行。為加強海洋保育工作,未來預計在經濟部支持下由桃園市政府與中油公司結合成立基金,做好桃園海岸保護工作;同時,中油公司將從桃園海岸開始推動OECM (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等生態補償計畫及觀念,並與學界做更多合作,期盼成為推動海岸保護的基礎及模範,為環境永續及能源轉型找出更好解方,為桃園帶來更好的未來。
國立中央大學副校長吳瑞賢表示,104年公布《海岸管理法》後,中央大學團隊協助桃園市政府編纂全國第一本「桃園海岸生態保護白皮書」,其中除了成立專責管理機構,也包括常態性海岸環境監測管制、自然海岸比例最大化、落實環境教育及生態旅遊結合的海岸觀光等內容。此外,中央大學也協助「桃海三生計畫」執行,將桃園蘆竹、大園、觀音、新屋等各地夥伴串聯起來,形塑桃園特色的海岸綠色廊道。更與氣象局合作建立「桃園海象監測網」,目前第一座雷達已在運作中,未來在救災、防災、危險海象、海洋擴散物模擬等方面將帶來重大貢獻。